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大庆精神 | 典型人物 | 李新民

李新民

来源: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共产党员网 发布时间:2021-05-20 22:10:33

“大庆新铁人”李新民(来源:共产党员网)_UUID22350

“大庆新铁人”李新民(来源:共产党员网)

李新民在巡查设备。资料照片(来源:共产党员网)_UUID22350

李新民在巡查设备。资料照片(来源:共产党员网)

大庆,因油而兴,因“铁人”而著名。

上世纪60年代,“铁人”王进喜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彪炳史册,成为中国石油的魂。上世纪90年代,“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不断攀登科技找油新高峰。今天,面向国际能源市场,李新民喊出“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把大庆精神带出国门,把中国标准、中国力量和中华美德传向世界。

李新民,现任中国石油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哈法亚项目部经理兼钻井二公司DQ1205钻井队队长、党支部书记。他是大庆石油管理局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杰出贡献职工,荣获过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2011年7月,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授予“大庆新铁人”荣誉称号。

寻梦——来到铁人队,长出铁骨头

“我非常幸运,中专毕业就分配到英雄的1205钻井队,这里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大熔炉。”李新民话不多,却句句掷地有声。

做一名光荣的石油工人,是李新民的梦想。1990年6月,李新民从大庆石油学校钻井工程专业毕业后分配到1205钻井队工作。打那开始,他踏上了寻梦之旅。

钻井是石油行业最苦最累的工种,作业三班倒,在钻台上一干就是8小时。只要一开钻,不管什么恶劣的天气,都不能停歇。李新民刚到钻井队时,体重还不到100斤,身体单薄,每次都累得不想吃饭,这使他真正品尝到井队的艰辛。

一个大钳300多斤,用钢丝绳吊在半空,要抡起来紧扣在钻杆上,不仅要有力气,还要有技巧。“当时班组搞竞赛,由于力气小,加上技术要领掌握不好,每次打大钳他都扣不上钳框。”李新民说,当时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服输的李新民只要一有空,就跑上钻台练打大钳,胳膊抡肿了,手磨出了血泡……经过千百次练习,他终于全面掌握了操作要领,打大钳、下卡瓦、对丝扣这些粗中有细的技术活,李新民都一一拿下,并成为全队人人夸赞的技术能手。

“无论干啥都要苦练基本功,打那以后,吃得多,睡得香,身体也有劲儿了。”李新民说,既然来到铁人队,就要长出铁骨头,像“铁人”老队长那样,练一身真本领、硬功夫。他把队里的技术员、大班当成师傅,有空就跟在他们后面刨根问底,下班后常常留在井上,给老师傅当帮手,为技术员打下手,大伙儿看他勤奋,也愿意教他。就凭这股劲儿,不到半年,他就能拿起井队6个岗位的活儿,成为当时那批毕业生里最受老师傅欢迎的小伙子。

就这样,李新民从一名普通钻工,一步步成长起来,他沿着铁人的足迹“寻梦”,先后担任技术员、副队长、党支部书记,2003年成为1205钻井队的第十八任队长。

追梦

——我们是新时期的钻井人

本世纪初,大庆油田进入谋求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新阶段,对定向井、水平井这类特殊工艺井需求越来越大。虽然1205队打直井一直是标杆,可一提到打特殊工艺井,李新民就感觉自己的腰杆硬不起来。

李新民说:“标杆队是干出来的,也是学出来的,当学生不丢人,打不好井才丢人!”只要一有空,李新民就带队友往打定向井的兄弟队跑,一次次跟班作业,什么活苦,什么活累,他们就干什么,只想尽快学到关键技术。

2000年5月,1205队历史上第一口定向井成功完钻,实现了由单一井型向多种井型的历史性突破。由于技术准备充分,仅用7天就打出了定向井,比设计提前了两天。随后,又在丛式定向井、中深井等特殊工艺井施工上不断取得突破,1205队终于成为一支具备多种井型施工能力的钢铁钻井队。

随着我国能源行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大庆油田先后有100多支队伍走出国门,奔赴海外。要出国打井,必须先过语言关。李新民拿出“铁人”王进喜“识字搬山”精神,带领队友们从头学外语,还在大庆油田率先实行中英文双语报表,为打入国际钻井市场做准备。

对于只是中专毕业、工作艰苦而忙碌的李新民来说,学英语不是一件容易事。“他把队里的设备都贴上标签,上面标上英文,连脸盆都不落下。他还把设备、材料和各道工序,用英语单词和句子做成一个小手册,放在口袋里,一有空就拿出来学。硬是靠着这种笨办法,他以517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英语托福考试。”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三公司副经理胡志强说。

圆梦

——把井打到国外去

“把井打到国外去”,是1205钻井队“铁人”老队长毕生的梦想。为圆这个梦,2006年2月21日,李新民和DQ1205钻井队奔赴苏丹——一个饱经战乱、百废待兴的非洲油国。

“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到达苏丹半个月后,他们的设备也到港了。为了及时了解设备状况,必须迅速清关!可500多个部件、上百部设备、上千吨钻具,完成清点搬运需要十几个人、最快也要半个月。李新民带着5位队友,天天吃住在码头,饿了就啃口馕饼;渴了喝口瓶装水;困了就靠着货物打个盹儿。

6天后,他们完成了清关,创造了苏丹港清关人数最少、用时最短的纪录。

2006年3月30日,设备全部到了井场,刚要安装调试,李新民发现三台柴油发电机,有两台被海水严重腐蚀。甲方要求:撤离井场,等设备好了再来。

当务之急是修好发电机。随后的几天,李新民几乎跑遍了所在区块的所有中国钻井队,终于找到了一台已经用了好几年,正准备大修的柴油发电机,牌子一样,但型号和功率不同,李新民和队友们在国内专家的电话指导下自己改装设备。

那些日子里,没有人哪天能睡够3个小时。“最后我们找到了配件,又在国内专家指导下,修好了发电机。我们海外第一口井如期开钻!”李新民说。

2007年初,为了打好苏丹的第一口水平井,李新民研究了结构、工序、工具,落实了工程技术措施,梳理出20多条打水平井的操作要领。开钻后,他24小时盯在井上,对每一米进尺做好记录分析,对每一个操作环节监控指导。最终仅用26天,就拿下了这口意义重大的水平井。

5年多的时间,李新民和队友们先后创出苏丹23项最高指标、最新纪录。李新民和队友们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了甲方的认可。

2010年10月,在苏丹项目进行得顺风顺水时,李新民被选派到伊拉克哈法亚。伊拉克并不太平。刚出巴士拉机场,李新民和队友就要穿上10多公斤重的防弹背心,戴上七八公斤重的钢盔,在拿着冲锋枪的安保人员的护送下,坐上防弹汽车,赶往驻地。

“除了安全因素,伊拉克项目区常年都有沙尘暴,特别是每年的3到5月,天天黄沙满天。虽然房子是密封的,每天睡觉还是会被呛醒,就算用湿毛巾盖住脸,早晨起来,嘴里、鼻子里也都是沙尘。”现在仍坚守在哈法亚项目的葛占魁通过视频连线告诉记者。

2010年12月12日,李新民带队在伊拉克哈法亚打的第一口井如期开钻。可是,当时能够获得的“最新”地质资料是30年前粗略勘探的成果。由于地层、井内状况复杂,加之甲方监督固执己见,致使井队花了大量时间来处理复杂状况,建井周期长达数月,这让队员们难以接受,士气很受影响。

在打第二口井之前,李新民鼓励大家:“第一口井除去甲方因素,我们的人员、设备、仪器等各方面都非常得力,接下来我们一定要打个翻身仗,全力打它一口争气井来!”

在李新民的鼓励带动下,队员们仅用47天就出色完成了HF001—M267井3167米的钻井任务,创造了哈法亚地区用时最短的钻井纪录。这口井比当地钻井纪录少用了9天,比设计周期缩短了19天,仅日费就为甲方节省60多万美元!

中国石油伊拉克公司哈法亚项目作业部副经理任智基说,大庆钻探是一支王牌之师,他们提前15个月完成了钻井任务,为一期项目提前15个月投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把大庆精神带出国门,把中国标准、中国力量和中华美德传向世界。李新民,现任中国石油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哈法亚项目部经理兼钻井二公司DQ1205钻井队队长、党支部书记。他是大庆石油管理局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杰出贡献职工,荣获过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2011年7月,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授予“大庆新铁人”荣誉称号。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