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大别山精神 | 革命精神小故事 | 一心为公不计名 三让将军徐立清

一心为公不计名 三让将军徐立清

发布时间:2021-06-23 20:58:42

“我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从小给地主家放牛,是党把我培养成一个革命军人,可我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所做出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授予我上将军衔心里很不安。论德、才、资、功授予中将我就已经感到十分荣耀了,再三恳求军委和总部领导能批准我的要求。”

 1955年的一天晚上,时任中央军委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的徐立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就披衣起床,就着昏黄的灯光,给中央军委和总干部管理部部长罗荣桓写下了上面的一封信。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向中央军委提出这样的请求了。

自1955年初启动授衔工作以来,当主持这项工作的徐立清得知自己拟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那一刻,就三番五次地向上级打报告,请求改授自己中将军衔。他说:“和自己一起并肩作战的很多战友,都为党、为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功劳都比我高,我有什么资格获得这么高的荣誉?”

事实上,按照当时的授衔条件,徐立清原本就应该被授予上将军衔。但,当他看到授予上将军衔人员的名单中仍有自己的名字时,便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名字从上将名单中划去,然后在中将名单上加添了“徐立清”三个字。

为此,罗荣桓亲自找徐立清谈话,语重心长的劝他服从组织决定,并以带有批评的口吻说:“这是中央军委定的,正兵团职的一般都授上将,你的名字怎么能随便划了呢?你徐立清是有贡献的,是够资格的嘛。”于是,罗荣桓又把徐立清的名字加到了上将名单中。

名单很快报到了中央军委,徐立清感到十分不安。此时,不少同志都劝他:“你是符合条件授上将军衔的,不要违反规定,这个事就不要再提了。”也有一些老同志劝他:“你符合上将条件,非要个中将,其他够上将条件的同志该怎么想?”其实,徐立清的脑海里那几天也在思索这个问题,也感到很矛盾。但是他这样回答:“我是总干部部的副部长嘛,是负责授衔工作的,与别人不一样,他们也会给予理解的。”

一天,彭德怀把徐立清叫到办公室,请他当面解释不要上将军衔的原因。徐立清说:“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很久了,按照评衔条件,我该授上将,可我是主管授衔工作的,不能在上将的名额中和别人去争,如果把别人减下去显然不合适,把自己减下去比较符合实际,这也是我的心愿,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彭德怀说:“我是很了解你的,你不要上将的事,我看还是商量一下再说,这个问题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这是组织上的决定。”之后,彭德怀又两次找徐立清谈话。徐立清的态度仍然非常坚决,一再表示不要上将军衔。在一次军委召开的会议上,彭德怀提到这件事时说:“徐立清我了解他,人很好,没有名利思想,而且言必行,行必果。”毛泽东主席接着说:“不简单哪,金钱、地位和荣誉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和品格,古来如此!”

就这样,经过前后七次礼让,徐立清最终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当时所有正兵团级干部中唯一的一位中将。

其实,早在礼让上将军衔之前的1951年,在全军干部评级工作中,徐立清就已主动提出了让级别,请求将自己的正兵团级降为副兵团级,但是,组织上没有批准。

除了让级别、让军衔,徐立清还让过位子。

长期的高负荷工作,极大消耗了徐立清的身体。1955年授衔工作完成后,徐立清心脏病复发,身体明显消瘦,头发也变得花白,几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不得不住院治疗。

但比身体上的疾病更让徐立清痛苦的是无法干好本职工作。他又开始屡次向中央军委请求调整工作,为年轻人让位,以培养新人,但组织上同样没有批准他的请求。

让级别、让军衔、让位子,是什么原因让这么一位功勋卓著的同志,一而再,再而三的谦让?在和一位干部谈心时,徐立清说了这样两句话:“如果一个人只考虑个人的待遇得失、名利地位,不考虑大局,就不会得到同志们的信任,更不会为党为人民作出贡献来。”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道出了我们共产党人不计名利、为国为民的初心和担当。

image001

image002

image003

image005

image007

image008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