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强化使命引领 推动“四个融合” 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浙江大学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高水平大学在强国建设中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持续推进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使命引领的党组织,切实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学校首批建成“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24个基层党组织入选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项目。
一、推动目标功能深度融合,形成使命引领、一体谋划的党建工作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曾18次莅临浙大指导,并于2023年4月12日对浙江大学发展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勉励学校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优秀学科,赋予了学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的战略使命。学校始终牢记嘱托,围绕高远使命加强战略谋划,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一是凝聚共同的使命愿景。深入开展新发展阶段使命愿景大讨论,全校59个院级党委和1800余个党支部带头围绕一流大学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开展研讨活动3300余场次,形成并发布《浙江大学使命愿景红皮书(2023版)》,明确了学校的办学使命和发展愿景。二是确立共同的战略目标。在总书记重要指示指引下,成功召开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确立了高远使命引领的大学发展战略,明确了“走在前列”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打造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基地和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坚强阵地。举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二十周年办学成果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成了全体浙大人的主心声主旋律。三是践行共同的行动。制定并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闭环落实机制》《关于加强党建统领提高党的领导力组织力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组织100余个中层领导班子制定任期目标责任书并引入战略指标,推动院级党组织谋划和承担战略任务。近年来,学校在飞机自动化装配技术、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及产业化、工业软件、军民融合承担战略任务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心怀“国之大者” 奋力走在前列
浙江大学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二十年办学成果展
二、推动制度机制深度融合,完善适应走在前列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
基层党组织是推动高校党建与事业深度融合的基础功能单元。浙江大学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事业布局不断健全党组织运行制度机制,持续推动“最后一公里”融合走深走实。一是优化组织设置机制。适应学校办学体系新布局和事业发展新要求设置党的组织,强化组织设置和治理体系协同,将教职工党支部建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事业第一线,推动本科生党支部党团班一体化,按照学科、专业等纵向设置研究生党支部,创新实施党小组、课题组“双组融合”模式。在70余个校设新型研发机构同步设立党组织,在南海永兴岛试验外场等重大任务最前线建立师生党支部,为艰难险重任务保驾护航。二是完善组织运行制度。将组织制度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方式紧密结合,探索强化理论学习中心组目标导向谋贯彻、民主生活会问题导向找差距、联系群众实践导向深调研、“三会一课”结果导向抓落实、党建联建发展导向汇合力等机制,让党支部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重点工作中,推动党支部建成德育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三是建立联动评价制度。建立“考评党建看发展、考评全局看党建”联动考评机制,统筹党建考核与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届末考核等业务考核集成,优化院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和人才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方式。完善党支部建设标准与考核办法,制定20个党建业务互融互促指标。
在重大任务现场开展政治学习
三、推动组织力量深度融合,锻造践行一流使命的骨干队伍
走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必须有信念坚定、担当作为、深入践行一流使命的党员干部人才队伍。浙江大学始终将党员、干部、人才作为党建和事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力量。一是推动干部工作与人才工作相融合。优化顶尖人才引育,实施引进人才“学科-党支部-院级党组织”三层政治把关机制,对新入职归国教师的国情校情教育全覆盖,入职三年以上教师开展“双专计划”锻炼管理和业务双专长,针对新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举办高级研修班,国家级人才、高层次人才、院士和文科资深教授党员比例实现递增。推进青年学术骨干实践锻炼“双专计划”,专聘400余名青年学术骨干到学校中层机构副职岗位1年,锻炼业务与管理双专长,47人新任中层干部,56人新获长江特聘、国家杰青等人才项目。《党建研究》专题刊登浙大“双专计划”工作经验。二是推动党建带头与业务带头相融合。院级党组织书记与党员院长100%交叉任副职,明确院级党组织书记选拔标准,既要有较强的政治领导能力、熟悉党务思政工作,也要了解教学科研等办学规律。将党支部书记岗位作为师生培养锻炼的重要平台,机关部处主要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全覆盖,教师党支部书记担任行政单位副职以上职务全覆盖,正高职称占比85%,国家级人才近1/3。从优秀辅导员、骨干教师、机关青年干部和高年级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组织党支部书记全覆盖培训,赴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等开展样板支部“双带头人”示范研修,通过专题培训、素质能力大赛、“领雁工程”实践历练等方式建强学生党员骨干队伍。三是推动先锋力量与中坚力量融合。源源不断把优秀的学术骨干、青年教师、优秀学生吸收到党内,党员校领导全部担任高层次人才的入党联系人,创新引进人才“党支部书记-院长-院级党组织书记”三必谈制度,近五年发展党员1.9万余人,中青年教师党员100余人,本科生党员比例从8%提高到18%。充分发挥党员在立德树人、科研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获国家科技奖励61项,党员负责的78%;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1项,党员负责的88%,学生最高荣誉“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中党员占比达75%。
组织“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嘉兴南湖开展示范研修,瞻仰革命红船
四、推动平台载体深度融合,建设互融互促、共建共享的坚强阵地
学校将党内日常组织生活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平台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双丰收。一是建好激发动力的教育平台。挖掘校园红色基因,一体建设本科生思政和专业教育培养方案,创新构建研究生“学科思政”“课题思政”工作模式,将学科资源转化为党员教育的教材、师资、课程、品牌和基地,形成党建馆、“以身许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兰工作室”、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等一系列思想引领品牌。二是打造助推发展的示范平台。连续5年开展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月,围绕标准化规范化、党建业务融合、党员岗位建功、党组织集体关怀、党建赋能教育质量提升等建强党支部。建立培育拔尖人才、关心服务群众、应急动员保障等六大类600多个党员先锋岗等平台,选树首批校级党员先锋示范平台,组织党员在推动发展和服务师生中当先锋、作表率。三是用好党建统领的智治平台。探索“党建+数智+治理”新模式,打造智慧党建平台,建设干部管理“大数据”系统和组织工作数智平台,强化制度重塑、系统集成、数字赋能,推进党群机构体制、平台、应用全贯通。打造新媒体平台“浙大组工”,全面提升内容质量和影响力,推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讲述科技报国初心、援疆干部“用爱心守护民族团结之花”等一批鲜活的党员故事。
“学长有约”党员服务站——浙江大学文学院党员先锋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