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长征精神 | 革命精神小故事 | ​邓萍墓

​邓萍墓

发布时间:2021-12-01 10:57:29

1935年2月,中央红军出其不意地挥师东进、二渡赤水,短短几天时间里,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先后占桐梓,攻娄山,下板桥,直逼遵义城下。

2月27日傍晚,刚刚拿下遵义新城的红军,被老城东门坚固的城门和高大的城墙阻隔在了湘江河的东岸。为赶在敌人援军吴奇伟的两个师尚未到来之前,拿下遵义老城,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和红11团政委张爱萍、参谋长蓝国清一道,在带路老乡的帮助下,沿干田坝小路,来到老城北门外拱安关斜对面、湘江河边小龙山西北麓的一个小山包上隐蔽起来,举起望远镜,观察对面城墙上敌人的防卫,寻找攻城的时机和方式。突然,敌人一阵冷枪射过来。邓萍不幸被击中头部,鲜血直流,连要说的话都没有说完就牺牲在张爱萍的身上。因战事紧张,当晚就由几个红军战士将邓萍的遗体用门板抬到城北新街罗庄,在街上颜姓人家买来一口杉木棺材,连夜装殓,草草埋葬。

邓萍的牺牲,无疑是三军团乃至整个红军的巨大损失。从军团长彭德怀到普通的红军战士,无不伤痛万分,大家的心都在滴血。为痛失朝夕相处、深受爱戴的助手、战友、首长而倍感悲痛。他们化悲痛为力量,高喊着“为参谋长报仇”的口号,奋力发起攻击,一举再占遵义城,控制住城南红花冈、老鸦山一带高地,并取得遵义战役收官之战的胜利。

1952年,中共遵义地委和遵义专员公署成立由专员李苏波为主任的“遵义会议建设委员会”,委员会明确的一项首要任务就是:务必找到长征中在遵义牺牲的红军高级指挥员邓萍的埋葬地,找到他的遗骸。

1957年夏天,地委书记李苏波传达海军苏振华政委的指示,说:“中央军委很关心寻找邓萍同志遗体葬处这件事”。这给地方党政部门带来了压力,也增添了动力。当时在遵义专署林业科工作的民主人士朱振民接受了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他立即着手查找线索,依靠群众,展开调查。经过七、八天深入细致的深入调查、反复走访,事情总算有了眉目,真相即将浮出水面。根据几位知情者提供的线索,结合现场查勘,终于在遵义城北新街松子坎罗家坟山上找到一个疑是掩埋邓萍遗骸的坟堆。据说红军走后,地主罗徽五曾经把坟挖开看过,见埋的好像是个长官,也没有什么附葬的东西,就又重新埋好了。

待将这个坟堆挖开,揭开已腐烂的杉木棺盖,先后经在邓萍身边工作过的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孔宪权(曾任红三军团侦察连连长)、贵州省军区政委石新安(曾任红三军团军械科科长)仔细辨认,并由遵义地区医院骨科医生根据石新安提供的邓萍生理特征认真检视,确认是邓萍遗骸无误。

当石新安双手捧着老首长邓萍参谋长的头骨时,忍不住眼泪直淌。在场的李苏波、张垓汀、谢培庸、孔宪权等和工作人员都默然肃立,泪流满面。

很快,医生把洗净的邓萍骸骨用丝绵按形体缠裹,再用白绸包好,放置于红绸褥被铺垫的新棺木中。而棺木则就近停放在解放军速成中学(现梅岭化工厂)礼堂,待红军山上的陵墓修好后,再择日移棺迁葬。原棺木中清理出来的金属衣扣、毛衣碎片、帆布胶鞋等邓萍遗物,被送往北京,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土地革命战争展厅里。

1959年2月,国防部向遵义寄来一份《邓萍同志简历》(原文作“平”包括题字、碑刻亦同),而且还特别附函说明:“是彭德怀部长的亲自修改后,最后定稿的”。同时寄来的还有一幅彭德怀亲笔书写的墓碑题字:“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同志之墓”,每个字直径约12公分,饱含战友深情,字体十分苍劲。

1959年清明,遵义社会各界举行了隆重的邓萍遗骸安葬仪式。邓萍棺椁从速成中学礼堂起灵,经白农路(后改为工农路,即现中华北路)、中山北路(后改为遵义路,现中华南路)、新华路(曾改为中山路,后又恢复原名)、凤凰路到达小龙山(红军山),沿途都有群众自发地沿街送灵,有的还直接参加到送灵的行列中来,使这支为邓萍烈士送灵的队伍越走越大、越走越长。

国防部长彭德怀曾电告遵义地委,他要亲自来遵义,为邓萍参谋长扫墓。遵义地委为此成立以李习之副专员为组长的接待小组,指定朱振民汇报寻墓经过。后因故未能成行,扫墓一事只好作罢,成为彭德怀的终身遗憾。

修葺一新的邓萍墓地,在陵园广场偏后的正中平台上,由居中的主墓室、稍向前延伸的左右两个侧室组成,通宽32.55米。主墓室明显高于侧室,呈“凸”字形。墓顶中央是一个硕大的红五星,与陵墓前那个同样硕大的石雕花圈相呼应。

置放邓萍烈士遗骸的棺椁朝南安放于主墓室正中墓坑,漆黑发亮的棺椁上覆盖着写有“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字样的军旗。鲜红的军旗中央是黄色的镰刀铁锤图案,右上角是一颗黄色的五角星。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彭德怀题写的墓名和修改过的“邓萍同志简历”都没有用上,采用的是贵州省省长周林题写的“邓萍同志之墓”六个大字。左右侧室则分别镌刻毛体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字。

1966年开始的红军烈士墓地改造,正值“文革”初期。省长周林成了“走资派”,他的字当然不能用啦。于是,把主墓室的字改换成了“红军烈士之墓”,而这几个字,还是当时在遵义市文化馆工作的书画家舒文燊集毛泽东手书而成的呢。两边侧室的字也换成了毛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大字。

1984年,为修建“红军烈士纪念碑”,将邓萍墓从陵园正中向后移到了纪念碑的北面,仍保留一主两侧的格局。

从纪念碑后面上完象征“1935年”的35级台阶,就是改造后的邓萍墓。其主墓室长12.6米,宽6.8米,高6.6米,左右侧室各长4.3米,宽4.5米,高3.9米,均以方方正正的整块红砂石砌成。主墓顶上的红五星不再保留,两边侧室的字也没有了,而被侧室前几棵高大挺拔的柏树取代。主墓室壁从左至右横刻“邓萍同志之墓”六个黑底白字。墓前斜置一通长3.5米、宽1.3米的墓碑。墓碑中间微微凸起三块0.61米、宽1米的黑色大理石,同样从左至右镌刻《邓萍同志墓志铭》。邓萍墓上的字和墓志铭铭文都是张爱萍1979年10月写好后,从北京寄到遵义来的。作为邓萍的亲密战友、目睹邓萍牺牲全过程的见证人,张爱萍以这样的方式来寄托自己无尽的哀思,了却彭老总未能实现的遗愿。墓志铭全文如下:

邓平同志,四川富顺人,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官学校毕业生。1927年大革命失败,与黄公略同志一起,由党派到国民党第三十五军一师第一团作兵运工作。该军第一团在彭德怀同志领导下,于1928年平江起义改编为工农红军。邓平同志历任红五军参谋长、红三军团随营学校校长、红五军军长、红三军团参谋长等职,1935年2月红军第二次攻占遵义城战斗中光荣牺牲。

邓平同志对人民革命事业、对党忠心耿耿,艰苦斗争,深谋远虑,风华正兴,任劳任怨,平易近人,英勇善战,为党献身。

邓平同志永垂不朽!

张爱萍敬书

需要说明的是:邓萍本名萍,因张爱萍撰写的墓志铭写作“平”,所以,本文正文用“萍”,而墓志铭引文则沿用张爱萍手迹。包括主墓室前壁上开头也是用张爱萍手迹刻作“邓平同志之墓”,后来才改成现在的“邓萍同志之墓”。

1985年,邓萍墓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邓萍墓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等11个部门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活动,在150名候选人中,经上亿公众投票,邓萍英名荣列其中,对他的评价是“遵义城下洒热血”。这评价,出自张爱萍怀念邓萍诗作中。原诗为:

长夜沉沉何时旦,黄埔习武济国端(原为“求经典”)。

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烽焰。

“围剿”粉粹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

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倚马(原为“征途”)哭奇男。


责任编辑:王涛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