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人故事 | 用心培养道桥人 开路架桥展风姿

用心培养道桥人 开路架桥展风姿

来源:光明网 作者: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苗峰 发布时间:2023-04-28 17:01:12

我于2003年毕业于大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同年师从知名桥梁专家张哲教授攻读大连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在获得博士学位后,2010年回到连大任教,实现了从毕业生到母校教师的角色转变。

21世纪,道桥人肩负着我国从桥梁建设大国走向桥梁建设强国历史重任,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我国建成了港珠澳大桥、青岛海湾大桥等一系列载入工程史册的辉煌道桥工程,为当前与未来道桥人创造了展示智慧、能力与奉献青春的难得机遇。十多年来,我致力于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人才培养,助力他们成长为新时期道桥建设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优秀人才,我的教育故事将以此为起点展开。

身体力行,带领学生走向道桥工程实践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但如何用之、用在何处,又是学习者最常见的困惑。对于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拘泥于书本知识学习的学生而言,工程实践的概念犹如天书般存在,自动形成了知识与应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我曾经对此感同身受。打破壁垒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走向实践,在实践中体验什么是工程,认识工程的方方面面,了解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路与做法,尝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开展多元化学习、设计、实践与总结等。

来校初期,我主动担任大学生创新导师,依托学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带领学生开展以桥梁结构为研究内容的创新项目、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知识中寻找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取得良好成绩,并因此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2012年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我还带领2014、2015级20余名学生参与大连地铁5号线02标段多个车站、区间一年多的工程监测实践,学生因此体验了地铁车站、区间的建设全过程,收获颇丰,并在毕业后成为同类毕业生中较早承担工程项目的骨干人员。

用心培养道桥人,开路架桥展风姿

2018年11月10日,带领2015级学生参与大连地铁5号线02标泉水东站工程监测

十多年来,我以强化学生的工程体验为目标,承担了学院校企合作“卓越班”和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的联系与指导工作,将工程实践的概念从学生脑海中的虚幻变成触手可见的现实,为所学所用提供方向。积极联系外校专家、企业行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使大咖们的工程经验丰富了学生的见识、拓宽学生的眼界,加快学生走向工程实践的进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理论、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大工程观。

打造金课,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学成效

课程教学是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的主战场,教师就是主战场的指挥员。如何当好指挥员,按照新工科要求,基于课程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才培养,是我矢志不渝的目标。

首先,我遵循“教学学术”的理念,潜心研究教学规律与要求,关注国家、省厅、学校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方向性与指导性意见,学习相关操作性文件,树立先进、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的开展教学改革的方向。

其次,学习前辈教师、优秀教师和校内外同行的教学经验、教学成果,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确定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开展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改革实践与教学改进。自2012年以来,先后开展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6项,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土木工程系列规划教材1部,对《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等课程开展了系列建设与改革,取得校级教学成果3项,省、校级教学奖4项等。

课程建设是我与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先后历经五个阶段:建设网络课程,改变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单一模式;建设教学资源,形成三大形式、八种类型的优质资源,呈现于超星、雨课堂等教学平台,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供支撑;对标一流课程要求,构建“四结合”教学模式,运行三年来效果明显;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形成课程思政案例集,与专业内容互补、融合,提升课程的人文性,拓展课程的温度、广度和深度;实施“三推进、三提升”教学创新方案,提高课程育人质量。目前,《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入选教育部在线研究中心2021“拓金计划”百门示范课,获批学校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我也被评为2021年大连大学“最美连大教师”。

全程关怀,实现学生的道桥人梦想

让学生在毕业后能以更好的道桥人姿态参与道桥工程建设,不仅要掌握从事道桥工程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能力,还需要有强烈的专业归属感和投身道桥工程建设的家国情怀,将自身价值观与道桥人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相融合,有目标、有信心、有能力、有担当地参与道桥工程建设,实现自身价值。

结合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深感专业引导、专业教育、同伴榜样等对学生形成专业归属和价值观认同感十分重要,专业教师的就业指导与行业入职引领也是学生的需求与渴望。作为学生们曾经的学长、现在的教师,培养学生的专业归属感,我责无旁贷。专业归属感需要从入学前到毕业后全程给予关注与关怀,将道桥人已经实现和正在实现的伟大工程、超级工程的自豪感和奉献精神灌入脑海、沉淀升华,将道桥人的责任与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此,我主动请缨,率先牵头制作了“连大四年土木人”的专业入门教育宣传片,让学生在入校前、入校初形成对专业的完整认知;在学生入学两年进行专业方向分流时,用详实的专业方向数据和毕业生案例等材料引导学生对道桥方向产生向往;在后续的专业方向课学习时,结合自身经历、经验指导学生如何储备执业能力,激发学生将个人成长与道桥事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热情与愿景;在学校2014版的培养方案修订中,由我主导重新设置了道桥方向课程体系,之后结合教学实践、学生的社会认可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等,又对2019版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再度优化与细化,保障了学生的专业化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学院领导支持下,我与教学团队的各位老师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反复多次接洽,为在校生及毕业生提供合适的实习、就业岗位,将连大学生送入高质量就业单位,实现学生们的道桥人梦想。

截至2022年,道桥专业方向毕业生为298人,国企、央企的就业率达到61%,其中有些毕业生,已成为道桥建设工程的骨干力量,参加了如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大连南部滨海大道(星海湾跨海大桥)、大连湾海底隧道等国内外重点建设工程,他们带着连大人的基因,奋战在祖国各地,挥洒着青春与热血。

用心培养道桥人,开路架桥展风姿

道桥方向2019届(2015级)毕业生张涵,现就职于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摄于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沉管隧道内

自2013年首批道桥方向学生毕业以来,我一直与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关注他们的职业成长,形成了毕业生、在校生、就业单位与教师之间的学习、教学、就业联合体,实现共生与共赢。

在教学方面,我持续多年对道桥方向在校生学业和毕业生就业等情况进行调查、汇总与分析等,为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改进提供依据,不断优化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体制机制。在就业方面,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良好表现为大连大学赢得赞誉,毕业生不忘反哺母校,积极向所在企业推荐自己的学弟学妹。自2018年起,来校招聘的中铁、中交、中建等系统企业数量持续增多。

用心培养道桥人,开路架桥展风姿

2019年6月,与全体2019届(2015级)道桥方向41名同学毕业合影留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了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作为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教师,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将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使命,继续为未来的连大道桥学子的成长与成才打造更广阔、更优质的发展空间。

十年是难忘历程,也是新的起点。加油!我们一起向未来!

责任编辑:韩叶秀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我于2003年毕业于大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同年师从知名桥梁专家张哲教授攻读大连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在获得博士学位后,2010年回到连大任教,实现了从毕业生到母校教师的角色转变。十多年来,我致力于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人才培养,助力他们成长为新时期道桥建设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优秀人才,我的教育故事将以此为起点展开。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