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7102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论述 | 专家报告 | 陈秉公:探索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规律

陈秉公:探索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规律

作者:陈秉公 发布时间:2020-07-27 17:10:10

探索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规律

——学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陈秉公

[摘  要]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根本是以理服人。这是因为,以理服人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人性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方式是理论方向育人、理论魅力育人、理论整合育人、理论人格育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育人应具备较的素养——肩负“经师与人师”双重职责、掌握“两种”学问、提升人格境界、教学具有魅力。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以理服人  四种育人方式  双重职责  教学魅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陈秉公,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  长春  13001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这既是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定位,又是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明确要求,给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根本在于以理服人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P11) “内容为本,以理服人”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础和根本。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首要任务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把内容讲深、讲透、讲彻底,以理服人,使理论入耳入脑入心。

1. 以理服人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2](P1094)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来提倡学习理论,通过讨论、辩论和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以理服人,并形成了以理服人的优良传统。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与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育人还有某种区别。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特性就是说理和讲理,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各门理论知识,掌握真理,培养人格。学生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期待也是深刻地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本质和规律,把理说透,以科学的理论充实头脑,提升人格。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发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理服人的优良传统,以彻底的理论知识和无可辩驳的理论魅力,撞击学生的心灵,以理服人,引导学生立德树人。

2. 以理服人是人性规律的基本要求

育人必须“以理服人”,这是遵循人性规律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两点上:

一是认知是人格和行为自我统合的基础。一般而言,人格和行为统合的基础是人的认知,是概念、范畴和推理判断的统合。人格具有“三级结构八种力量”,[3](P177)其构成要素十分复杂,方向各异,并不统一,那么,人格靠什么将“三级结构八种力量”统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且表现出统一的而不是分裂的行为?靠以认知做基础的人格自我统合功能。对此,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作了深刻阐述,他将人格的自我统合功能称为“统觉”。[4](P6-7)他认为,“统觉”是人格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的综合统一能力。“统觉”能够进行三种综合:第一,“直观中把握的综合”,即将感性的杂多联结起来。第二,“想象中的再造综合”,即将记忆表象组合再现出来。第三,“概念中认识”,即以理性概念和思维将杂多的理性和感性统一起来。可见,统合是以认知为基础进行的,以认知统合了人格的各个要素和人格行为。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也有这样的观点。他说,“在意识中思维很重要,起着独特的联系作用,既有同时的空间联系,也有先后的时间联系,故能使复合的意识形成一片,形成一片完整的图景。可见,有了思维,才有意识。”[5]总之,认知是人格结构和行为统合的基础,人的复杂的人格结构和更为复杂的人格行为,是以认知的统合功能为基础和条件的,是靠认知的统合实现人格结构和人格行为的统一的。可见,以理服人是对人性尊重,是对人性规律的遵循。

二是人格和行为自我统合的内在机制是“势位差统”。所谓“势位差统”指, “高势位”的认知(知识和价值)凭借自身的势能和位能优势能够自然统合“低势位”的认知(知识和价值)。[3](P254,257-260)这是人的大脑的一种自然动力特征和功能,是人进化170万年的硕果,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定势”。大脑是一个能量巨大的有序系统,它统合人格和行为十分自然地遵循“势位差统”的定势和规律,以“高势位”的认知(知识和价值)统合“低势位”的认知(知识和价值)。凡进入人大脑的认知(知识和价值)都会依照“势位差统”的定势和规律,被统合并被纳入大脑的统一秩序。如:以“上位概念”统合“下位概念”、以“本质的认知”统合“现象的认知”、以“规律性的认知”统合“经验性的认知”、以“彻底的认知”统合“不彻底的认知”、以“根本的认知”统合“皮毛的认知”、以“深刻的认知”统合“肤浅的认知”、以“全面的认知”统合“片面的认知”、以“美的认知”统合“丑的认知”……总之,以“高势位”的认知(知识和价值)统合“低势位”的认知(知识和价值),并纳入大脑的统一秩序。这告诉我们,育人首先必须站在“理”上,以“高势位”的“理”去统合“低势位”的“理”,做到以理服人。

上述两点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础和根本是“以理服人”,一切其他科学的育人方式和方法都是必要的、重要的,但是不能脱离和违背“以理服人”,如果脱离和违背“以理服人”必然无效。

3. 以理服人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特色和任务

哲学社会科学是说理和讲理的科学,是以知识和逻辑的力量征服人的科学。它的基本特色和任务就是通过说理和讲理,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广博厚重的知识结构,培养创造性思维,具备完整的精神世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那么,面对求知欲旺盛,逻辑思维迅速发展而精神世界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哲学社会科学要讲清哪些理呢?要深入细致地讲清讲好三种“理”:

第一,讲透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华民族由国破家亡走向伟大复兴的悲壮历程和人类的近现代历史都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前行的灯塔,是社会正义、公平、良知和良心的代表和标志。马克思主义属于中国和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和思维方式,必将不断拨正人类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人类的命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只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讲透5 000年人类文明包括中华文明进化发展的历史。这是大学生必备的纵向的理论和知识。每个人的知识都是从零开始的,要达到当代人的“普遍知识和素养”,只能用短短的18—20年。也就是要用18—20年走完人类5 000年,甚至170万年的历程,掌握人类所创造的基本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验人类的欢乐、幸福和悲伤,拓展思考问题的历史深度,使思维、视野和胸襟具有历史的涵容性,产生精神世界的厚重感和深沉感,拒斥“漂浮的心灵”,成为大有希望的新一代人。为此,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为大学生“配好餐”,用简洁、深刻而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理论充实他们的头脑。

第三,讲透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这是大学生必备的横向理论和知识。社会生活领域广阔而复杂,大学生要适应社会生活必须具有相应的理论和知识。为此,哲学社会科学要调整和建构科学而完备的课程体系,通过说理和讲理,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提升思想品德、人文气质、创造性思维、意志品质、反省精神和健康的心理,为选择正确的政治行为、经济行为、文化行为、科研行为、社交行为打下理论和知识基础,建构完整的人格,拒斥“残缺的心灵”,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二、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方式

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应从理论方向、理论魅力、理论整合及理论人格等方面综合运用以下四种基本方式:

1. 理论方向育人

习近平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所谓理论方向育人指,哲学社会科学应自觉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并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教育学生懂得理论方向的重要价值,自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理论魅力育人

习近平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所谓理论魅力育人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靠自身的艰苦努力建成世界范围的“高势位”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依靠自身的理论魅力,遵循大脑的“势位差统”规律,为学生所接受,达到入耳入脑入心,实现育人的目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实现理论魅力育人,就要达到“三性”的高度统一,即历史的涵容性、现实的广延性和逻辑的展开性的高度统一。“三性”统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魅力的真正基础和来源。

当前,建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魅力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自觉遵循“马魂、中根、西鉴”经验和范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所谓“马魂、中根、西鉴”经验和范式指,我国的思想文化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西方(包括国外)优秀文化为借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马魂、中根、西鉴”是我国百年思想文化研究和建设的成功经验和范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展开了“马中西”关系的大讨论,进行“马魂、中根、西鉴”的思想文化建构,持续了近百年。这个大讨论,获得了具有震撼世界的伟大成功。在理论上,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上,有力地支撑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马魂、中根、西鉴”已成为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和建设的成功经验和范式。要建立“高势位”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依据“马魂、中根、西鉴”范式建立“学科群”,而且要依据“马魂、中根、西鉴”范式建立“跨文化学术群”,以便充分发挥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的综合优势,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魅力,以“高势位”的哲学社会科学育人。

3. 理论整合育人

所谓理论整合育人指,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经常地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分析和评价中外相关思想理论和社会思潮,特别是分析、评价和批判中外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广泛的反动思想理论和社会思潮,引导学生认清其本质和危害,从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实现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目的。

理论整合既是讲深讲透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效方法,也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有效方法。通过理论整合育人,有多种巨大功效。表现在:第一,分析和评价了相关领域的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和社会思潮,特别是深刻地批判了影响广泛的反动思想理论和社会思潮,有利于认清其本质,肃清流毒和影响。第二,有利于学生建立“四个自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多元思想理论和社会思潮加速流动,五彩缤纷,难以计数,对学生影响广泛而复杂。如何正确分析评价和整合思想理论和社会思潮,关系学生能否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哲学社会科学进行积极的理论整合,有利于学生在多元多向的复杂思想文化环境中,提高理论分析和辨别能力,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第三,有利于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髄,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4. 理论人格育人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所谓理论人格育人指,以教师的高尚的理论人格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建构完整的人格。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以理论方向育人、理论魅力育人和理论整合育人,更要以教师的理论人格魅力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每一个优良品行足以引起学生的赞叹和仿效,而教师的每一个不良品行也足以令学生遗憾和遭受心灵的挫伤。教师的理论人格魅力是一种美好而动人心魄的巨大力量,具有育人的特殊功效。教学从来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讲授者的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等全部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化和表现。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结构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而且要有影响学生心灵的人格力量。他是一名教师,更应是一个人格楷模。学生不仅向他学习知识,更向他学习怎样做人。他应当以自己的理想人格——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智慧才华、意志品质、反省力量以及他的学风、教风和言谈举止,影响学生的心灵,以自己的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人”!

三、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育人的基本要求

哲学社会科学育人,教师是主体。从事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素养。

1. 肩负“经师与人师”双重职责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是育人的主体,肩负着双重职责——经师和人师,既要教学生知识,又要教学生做人。相比较而言,做好经师难,而做好人师更难。他不仅要向学生讲透做人的道理,而且要给学生做出榜样。习近平在讲活中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首先要认同“经师”与“人师”的双重职责,同时,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承担起经师与人师的双重职责。

2. 掌握“两种”学问

一般而言,不论什么性质的大学都要讲授两类学问,即“使人成为人的学问”与“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冯友兰先生说,高等学校“有两个问题必须分别清楚。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的问题,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和职业的问题……我们培养学生一方面要照顾到他的学问和修养,一方面又要照顾他将来的职业和工作岗位。”[6](P478-479)前一个问题就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后一个问题就是“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关涉理想信念、道德品行、意志性格、反省精神和修养原则和方法,而“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主要关涉各个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两种学问都是重要的,不掌握“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学生无法进入职业角色,成为社会中的某一种人,而不掌握“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学生无法进入社会,成为人。相比较而言,后一种学问是更为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担负起经师和人师的双重角色,就不仅要掌握“使人成为某一种人” 的学问,也要掌握“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引导和教育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 提升人格境界

要引导学生具有完整人格,教师自己首先要具有完整的人格。所谓完整人格指,整体人格力量均衡发展,并且达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水平的人格,是人格力量“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的人格。他们应当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较高的智慧才华和创造力、坚强的意志力、较好的反省精神和健康的体魄。完整人格是承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格理想、价值和行为规范的重要人格载体,代表了当代中国人格建构的方向和目标,是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完整人格,首先自己要学习完整人格建构理论,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使人格力量全面均衡发展,成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4. 教学具有魅力

无论何种大学,教学都是育人的主要渠道和主要方式。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必须搞好教学,讲好课,使教学具有魅力。一般而言,教学魅力主要有四种,这就是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第一,“理论魅力”指,教师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每论及问题均达到该领域的学术前沿,用彻底的和抓住事物根本的理论阐述,以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征服人。第二,“知识魅力”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用知识、事实和经验的力量去激励和打动学生,引发学生对理论的共鸣和认同。第三,“艺术魅力”指,教师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善于用艺术的力量感染人,启迪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引导人走向完善和完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掌握科学的教育思想。善于调动和引导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主体,形成“双主体互动”或“多主体互动”,并通过“双主体互动”或“多主体互动”实现教学目的。二是掌握讲课的艺术。无论在什么时代,讲课都是教师的基本功。讲课应当起伏迭宕、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陶冶力和提升力,使学生在情理美的享受中被带入一个崇高而完美的精神境界。第四,“人格魅力”指,教师具有很高的人格修养,在学生中产生良好的直觉和威望,能够以自己的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影响和陶冶学生,极其自然的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陈秉公.主体人类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 车文博.意识与无意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 潘菽.意识问题试解[J].心理学新探,1980,(1).

[6] 冯友兰.冯友兰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杨璐遥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探索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规律——学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陈秉公[摘要]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根本是以理服人。这是因为,以理服人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人性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方式是理论方向育人、理论魅力育人、理论整合育人、理论人格育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