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思政简报 | 闽南师范大学“八个着力”扎实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闽南师范大学“八个着力”扎实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来源:闽南师范大学 发布时间:2020-08-20 09:40:54

闽南师范大学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与科学发展并举,常态创建与长效机制并重,以服务师生群众为抓手,不断优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形式、载体、机制,扎实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培育文明新风尚,凝聚发展正能量。2008年以来,连续四届荣获“省级文明学校”,2019年入选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校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着力统筹谋划,文明校园创建有序开展。成立创建文明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闽南师范大学十三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闽南师范大学创建文明校园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将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党委重要议事工作日程,建立文明校园创建激励、监督机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开展文明学院、文明处室、文明教研室、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食堂、文明个人等评比表彰,推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微信图片_20200819103229.jpg

二是着力价值引领,思想道德教育润物无声。制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思政工作,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学校被列为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育建设高校,《从“+闽南文化”到“闽南文化+”:打造“全链条”特色校园文化育人“闽师模式”》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力构筑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资助育人体系,获评“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机构、福建省最佳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学生资助宣传与育人工作优秀单位。积极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成立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通过开展学习宣讲、名师辅导、读书分享、课题研究、理论培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管理、节庆礼仪、志愿服务和师德建设,获志愿服务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银奖3项。实施“课堂教学主导化·两大讲堂特色化·红色项目品牌化·队伍建设融合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打造学生愿听想学的思政课“金课”,入选2019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省委教育工委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 3个基地入选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乡村振兴战略大讲坛入选首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十佳讲坛。

微信图片_20200819103239.jpg

微信图片_20200819103246.jpg

三是着力加强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坚强有力。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2018年以来开展校党委会集中学习75次、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53次。切实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分析会,编发意识形态工作月报,意识形态工作受到有关部门通报表扬。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题教育做法被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网报道及福建省委主题教育简报专版刊发。积极加强作风建设,持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力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设立全省高校首个“党建之友”专项资金,拍摄党员教育纪录片《夕阳如花》在“学习强国”平台展播,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获批第二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四是着力建章立制,师德师风建设卓有成效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闽南师大师德教育实施办法》等制度,通过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并举,形成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创新举办“四有”青年教师卓越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八项活动”、“最美教师”评选、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等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完善师德激励惩处机制,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成立家庭教育研究院,采用“讲座+现场活动+云直播”,开展家庭成长教育指导讲座和咨询公益活动,弘扬新时代教师新风尚,吸引数十万家长收看

微信图片_20200819103325.jpg

微信图片_20200819103330.jpg

五是着力以文育人,校园文化活动亮点突出。深挖闽南文化精髓,出好科技牌、打响闽南牌、做强文化牌,培育“常青树、快乐学”等十大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富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新体系。积极打造海峡两岸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环保服装设计大赛等特色活动,培育芗涛剧社、南音学会、木偶学会、大鼓凉伞队、锦歌、舞龙舞狮等精品社团,自编自导自演大学生话剧《李林》《谷文昌》,荣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校园文化成果建设二等奖、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综合类最高奖项——优秀剧目奖等6个奖项。南音学会演奏的《颂龙江》作为全省高校唯一参赛曲目荣获第三届福建省曲艺“丹桂奖”大赛三等奖。龙狮队荣获“龙舞桃乡”中国·奉化舞龙争霸赛竞速舞龙银奖。原创抗疫公益歌曲《等待花开》、毕业歌《我的大学手册》被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报道,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首页推介,总点击量近200万。建立福建省高校首个VR校史馆,拍摄制作《立德树人 芳华闽南》《同学少年 风华闽师》宣传片及校歌青春版MV,总点击率60余万次。

微信图片_20200819103337.jpg

微信图片_20200819103347.jpg

六是着力规划布局,校园育人环境全面优化。加强校园规划,建设闽南历史文化名人石林、钻石广场、闽南艺术中心等一批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具有高雅品位和人文底蕴的校园景观。推进绿色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初步形成“一水萦回,两岸如茵,三湘潮平,四季花开”的优美校园景象。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制定完善《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执行消防法规,建立涉稳突出台账,被评为福建省“5A平安校园”和安全标准化提升工程“一级达标学校”。倡导节俭文明新风尚,开展低碳节能教育,加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进行政办公信息化、高效化、无纸化,建设节约型校园。完善后勤服务规范,严把食品安全关,推出“2元盖浇饭”、“2元健康早餐”、“5元营养餐”,不断回应广大师生对营养、健康、实惠饮食的美好追求。发挥高校优势,与漳州市共建法治漳州研究中心、廉政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展示馆等,有效服务漳州文化强市建设。

微信图片_20200819103357.jpg

微信图片_20200819103404.png

七是着力强化管理,阵地育人功能有效发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学校思想文化阵地,加强活动阵地管理,建立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和校园新媒体联盟,形成传播校园文明风尚的立体矩阵。完善“微”体系创新“微”传播,强化“微”服务,积极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创享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入选福建省高校网络文化示范工作室,网文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获奖校团委微博连续4年获评“福建十大团委系统微博”;易班工作站获福建省易班省“优秀学生工作站”,上榜全国易班共建高校优秀工作案例。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构建四个层次300多人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及时监管、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网络舆情。成立社团工作部,积极开展社团大巡礼、社团嘉年华、文明社团评比,打造精品社团,若水国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

微信图片_20200819103413.jpg

微信图片_20200819103419.jpg

  八是着力擦亮品牌,学校办学特色有力彰显。一是深入推进实习支教改革和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深入实施“乡村教师培养专项计划”,在永安、洛江和云霄等实验区建立留守儿童帮扶基地12个,在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云霄县火田镇新里村创办首个“守望学堂”,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二是着力推进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把闽南文化融入办学和育人全过程,构建国内外唯一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的闽南文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台商研究中心、两岸语言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等省部级智库和创新平台,精心打造《台湾族谱汇编》(80册)《台海文献汇刊》(60册)等一批有影响的丛书。坚持以闽南文化为纽带,搭建两岸文化交流新载体,连续8年举办“海峡两岸青年闽南文化研习营”活动,连续4届承办海峡两岸大学生微电影文化艺术节,有力有效地促进两岸青少年融合发展。

微信图片_20200819103427.jpg

微信图片_20200819103438.jpg

微信图片_20200819103447.jpg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长期以来,闽南师范大学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与科学发展并举,常态创建与长效机制并重,以服务师生群众为抓手,不断优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形式、载体、机制,扎实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培育文明新风尚,凝聚发展正能量。2008年以来,连续四届荣获“省级文明学校”,2019年入选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校,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育人号推荐